关于制定2023版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
作者:刘青卓 | 编辑:郭艳梅 | 审核:杨火海


教务〔2023114


各教学单位:

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,学校完成了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,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和遵循,为配合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,学校决定启动2023版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。

一、基本原则

1.强化思政教育。所有课程均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、课程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,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、教学设计和载体途径,切实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,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。

2.贯彻OBE理念。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,按照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,根据反向设计原则,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,确定课程目标的实施环节和达成评价方式等。

3.优化教学内容。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、知识创新、科技进步、产业升级需要,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,加强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、学科前沿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,及时更新教学内容,提高课程的挑战度和创新性。

4.强化学科交叉。课程内容应注重学科交叉,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应在原有专业知识基础上,将最新学术成果、学科前沿、技术进展融入课程,深入推进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课程,强化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。

5.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。持续深化“互联网+教育”课程教学模式改革,推进翻转课堂、混合式教学模式,推进研讨式、探究式、启发式等教学方法,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习通、雨课堂、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开展互动式教学。

6.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。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,将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,考核方式应有利于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,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。

7.深化实践能力培养。实践类课程(含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及课内实验教学)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,明确实践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支撑关系,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,体现教学与科研结合、综合设计与工程实际结合,增加设计性、综合性、研究性实验项目,探索自主式实践教学方法。

8.选用优秀教材和参考资料。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,人文社科等相关课程按照上级要求统一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,其他课程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权威教材;学院党委对选用国外(境外)教材或参考资料把关;加强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开发,推进立体化、数字化教材建设,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。

9.遵循教育教学规律。从培养方案的全局出发,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,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与配合,合理安排教学内容。

10.坚持教学大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教学大纲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纲领,经学校审定的教学大纲必须严格执行,并作为教师备课、授课和命题的基本依据,编写或选用课程教材的标准,任何人不得擅自调整教学大纲。在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,若确需调整教学大纲,必须由课程负责人提出申请,经专业负责人和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,主管教学院长审查,再报经教务处审批后方可执行。

二、制定范围

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

三、制定要求

1.各教学单位成立以院长(单位负责人)为组长的教学大纲编写小组,负责领导、指导、检查和督促本单位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审核工作;组织相应专业学科的校内外专家进行审查评价。

2.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由课程归属单位总体负责组织实施,由相关教研室负责组织具体制定工作,一般应由课程负责人执笔,由课程教学团队和教研室组织讨论。跨学院课程应在制定前,与课程适用专业的相关单位充分讨论和研究,确保课程教学大纲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。鼓励专业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,充分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。

3.课程教学大纲的审核按照三级审核原则执行。课程负责人、专业负责人和学院教授委员会依次审核教学大纲,并提供审核纪要;实验项目类型的认定需组织校内外专家研讨,并提供会议纪要。学院审核后的教学大纲由学院教学院长审查后,报学校教务处审定批准后执行。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大纲由课程负责人、教研室主任和学院教授会审核,学院教学院长审查;非学院承担的课程教学大纲由课程负责人、教研室主任和单位负责人审核,并由单位负责人审查。

4.教学大纲应按照学校下发模板(见附件2.3.4)要求撰写,力求文字严谨,意义明确扼要,名词术语定义准确;内容表述应结构合理、层次清晰、格式规范,要求明确、重点突出、指导性和操作性较强;标题、序号、标点符号等应当规范使用。

5.课程名称、总学时及学时分配(含实验学时等)须与人才培养方案中保持完全一致;课程名称相同,但课程号不同的,须分别制定大纲。

6.各教学单位在规定时间内,将本单位审核后的教学大纲(纸质文档及电子文档)交教务处,学校组织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,各专业按照学校统一要求,分专业将教学大纲编印成册。

四、材料提交

1.课程教学大纲电子版命名方式为:课程号-课程名,例如:2006003030-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。

2.提交材料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档及“XX学院2023版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清单”(见附件5

五、时间安排

1.20231019日前,各教学单位再次审查和完善2023版2023级第1-2学期课程教学大纲,并将教学大纲电子档及附件5发送至指定邮箱。

2.20231215日前,各教学单位完成20232023级第3-8学期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审定,并将教学大纲电子档及附件5发送至指定邮箱。

六、联系方式

联系人:郭老师,刘老师,电话:028-83032335 ,邮箱:swpujyk@163.com

 

附件:1.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(实验项目)教学大纲编写规范

2.理论(含实验)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

3.独立设置实践环节课程大纲基本格式

4.实验项目教学大纲基本格式

5.XX学院2023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清单

 

 

教务处

2023109

 

 
 
更新时间:2023年10月09日